按Ctrl+D即可收藏中国服务文化网
传统的儿童游戏应该绽放出时代的光辉

来源:服务文化网         作者:陈步峰

导读:故乡,是每个人都急于挣脱的、挣脱后又天天怀念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旅途中对家乡的情感纠结。“乡愁”一词寄托着游子记忆的眷恋和思念,眷恋的是故乡的风土人情,思念的是远去的往事。我们总是在繁忙之余、在异乡的黄昏、在无意间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这绵绵的回忆中,既有对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母亲做的一碗热乎乎的面片的无尽奢望……总而言之,乡愁既是一种美妙的回忆,也是我们每个人永远无法放下的情思。

  传统的儿童游戏应该绽放出时代的光辉

  ——陈步峰品读吕乃华先生编著的《传统游戏做做玩玩100例》一书

  故乡,是每个人都急于挣脱的、挣脱后又天天怀念的地方。这就是人生旅途中对家乡的情感纠结。“乡愁”一词寄托着游子记忆的眷恋和思念,眷恋的是故乡的风土人情,思念的是远去的往事。我们总是在繁忙之余、在异乡的黄昏、在无意间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这绵绵的回忆中,既有对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怀念,也有对母亲做的一碗热乎乎的面片的无尽奢望……总而言之,乡愁既是一种美妙的回忆,也是我们每个人永远无法放下的情思。

  尽管世界很大很大,时光很快很快,在我们心灵的一角始终有着不变的童年梦,童年的苦,童年的乐,童年的脚步,还有那红日下露出朝气蓬勃的笑脸,还有那不为人知的童年的秘密在坎坎坷坷、成败荣辱的人生里程中,童年的游戏是一道永驻心田的风景。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日增加的娱乐活动在充实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浮躁空虚和虚荣。谁还记得“撞拐”“弹球”“撞窑”几个小伙伴向2、30米处的小坑处扔精致的小铁板,谁的铁板距离窑心近、或是进了“窑洞”,就是冠军,根据距离窑洞的远近排出名次、捕知了、推铁环、摔元宝、踢毽子、弹玻璃球、捉迷藏、跳绳、烧红薯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且基本上不用投资人文合一的儿童游戏,谁还记得藤木架下荡过的秋千,谁还想着当年两小无猜的玩伴,谁还记得第一次在日记下记载的梦想?童年的记忆,正慢慢离我们而去。农民出身的我们,在喧闹的都市里呆腻了,总想到老家农村寻找“过去”,但早已物是人非人去屋空,虽然生活条件正在向城市靠拢,但鲜活灵动的童年生活早已“悄然遁去”,使我们怅然若失。那些经典的传统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游戏产生于民间牵系着乡愁。其中许多类型的民间传统游戏因地域差异有的玩儿法基本一样叫法却不同。但这些游戏以其特有的诱人情感和魅力为孩子们营造的童趣和氛围至今萦绕在中老年人心间不能忘怀。

  当年纯真贪玩快乐率直的童年游戏一幕幕闪现在我的面前。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很低、改造自然的能力很差、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碰上个风调雨顺的年景,日子就宽裕一些,碰上个大旱、涝灾、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就会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产量低、温饱没有根本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民不得不吃有限的“商品粮”其实是返销粮,本来应该贡献粮食的农民,却要向国家买粮食吃,几乎每年都有段时间要“瓜菜代”用野菜、地瓜秧、树叶、甚至玉米心等掺和上少量的粮食以解决缺粮之苦。文化生活更是贫乏,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就是收音机也很奢侈,但那时的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却很充实很快乐,经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变着法的玩各种游戏。

  传统的儿童游戏是原生态的、绿色环保,没有辐射、没有污染,而且是质朴无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更重要的是几乎是零成本,不需要多大投入。因而普及性、参与性、群众性、聚合性非常高,几乎人人会玩。当然,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常常是志趣相投最要好的朋友玩的最多、最上瘾。如跳绳、撞怪、跳方格、踢毽子、摔元宝、弹玻璃球、扔铁饼、推铁环、捉迷藏、抓知了、抓鸡虫等等。上学放学、割草的路上、饭后的胡同口以及劳动间隙随时随地即可进行。

  传统游戏看似简单朴素,但却蕴含着农民智慧和传统文化,对激发智力、锻炼技巧、凝聚友谊大有好处,而且不像现在的购买的大量玩具已经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传统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和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好处是显然易见的。

  1、它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拓展了知识面,提升了认识自然的能力,使孩子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为幼儿游戏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带给孩子带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对情绪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影响。传统儿童游戏具有自由、自然、自发的特点,活动中,幼儿关系融洽、活泼、愉快,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传统儿童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培养了幼儿交往、合作和遵守规则的精神。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学会商量和分工合作,提高了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4、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传统儿童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5、锻炼了幼儿的体魄,促进了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游戏是儿童“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精神气力功”的很好载体。许多传统儿童游戏的主要功能是体育,即锻炼身体。幼儿喜欢玩自己选择的传统儿童游戏,沐浴在阳光下,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使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昔日的农村正在逐渐成为空心村、老人村。而在城市里喝着牛奶、吃着面包长大的孩子已经被现代玩具和游戏包围而难以自拔,他们对传统的儿童游戏要么从没听说过没见过,要么早已淡忘失传。就连昔日的儿童如今的爷爷奶奶们或是沉浸在部分回忆之中,或是也开始淡忘记不清了。已经形成了严重的断代断档、失传了的情况。因此,打捞整理总结梳理那些传统游戏的规则玩法意义,让它情景再现让、传递分享给孩子们,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魅力、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劳健全面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先祖们的创造、这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这是继续保护发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冀州作协副主席、原衡水民俗文化协会主席吕乃华先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乡土情怀,在十几年前就认真地做了这件事,总结梳理出编著的《传统游戏做做玩玩100例》,并有漫画家李金栋配上漫画,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展示了100种传统游戏的内涵魅力,让人看起来十分亲切有趣。堪称传统儿童游戏的活字典教科书。能够勾起我们美好的回忆和跃跃欲试的冲动。而且由河北省社科院陈旭霞研究员作序推介,冀州青少年中心作为教材进行了推介,衡水日报等报刊进行了连载,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当然,吕乃华是立足于老家千年古城冀州农村,进行的打捞整理,就冀州而言,传统游戏也不是仅限于此,还有的亟待进一步挖掘。在全国其他地方可能会有更多我们不太熟悉的但地域性很强的传统游戏。但毕竟使我们看到了成型的可操作的图文并茂的《传统游戏100例》。我们可以以此为蓝本,进行补充完善,不断拓展巩固其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应该感谢吕乃华先生的创新贡献和使命担当,感谢他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为发展乡愁文化、建设文化新村、促进乡村振兴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建议有关部门对这本书和传统儿童游戏给予更多关注,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在社区,积极推广这些质朴环保互动性强的传统游戏,更好的传承下去,传播开来,使其绽放出时代的光辉,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健全面发展的新生代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些年,农民出身的我,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先后采访报道过武强年画博物馆、年画传承人李爱军、铁板浮雕传承人郭海龙、剪纸大师赵向荣、康占杰、周淑英全国人大代表、原村土布传承人、全国人大代表崔雪琴、民俗画家刘现辉、童趣画家赵久峰、《正定歌谣》作者宋荣琴等,并先后为刘现辉、李爱军和郭海龙组织策划了研讨会。他们与吕乃华异曲同工、优势互补、相补相成、交相辉映,都从不同侧面展示弘扬了乡愁文化。我们应该感谢和支持宣传他们的创新贡献与使命担当。

  附1:传统游戏做做玩玩100例:

  1、藏迷儿2、老鹰捉小鸡..3、挺拐...4、上南城5、僻僻拍。6、推小车,

  7、抬轿.8、盘脚年9、跟猴爬杆10、打电话.11、踢毽.12、搜大扒.13、纸老鼠。14、抓骨头15、打葶杆.。16、夹子雷17、粘知了.18、跳绳.19、悠悠钱.。

  20、转转枣青枣21、肥皂自行车22、摇旗车23、嗡嗡尺24、掏绳.25、悠悠盒26、鸽哨.27、拉拉转28、纸风轮29、铁片风轮..30、木片风轮31、秫秸秆风轮32、纸片风轮33、木手枪34、火柴枪35、火柴炮36、滴滴鸡37、纸团枪.38、芋头杆枪.39、一脚踹40、知了箭41、嘎啦圈.42、推铁环..43、砸杏核.44、顶麻子..45、扔麻窑46、弹麻麻47、打元宝48、甩响49、照相机50、纸飞机..51、投沙包.52、飞碟53、打棒扭.54、捻捻转.55、弹弓56、自流水..57、竹管水枪458、药瓶水枪59、手摇鼓..60、猪蹄脚灯61、跳跳虎.62、风筝.63、推倒砖64、鸡毛降落伞65、钓空瓶66、翡翠塔.67、悠麻杆68、翡翠链69、芦燕..70、吹芊芊.71、老鸹窝72、柳哨...74、攻打高地.75、绕北京76、弹球..77、走四颗..78、筷子桥79、杠房跳房子80、老鼠钻洞..81、摔泥炮.万花筒.83、西洋景84、手绢炸弹.85、木筏86、蝈蝈笼87、蝈蝈笼88、蝈蝈葫芦89、甩杆90、沙粒枪.91、眼镜92、钓鱼竿93、动物牌94、跳皮筋95、丢手绢96、吹泡泡97、打水漂.98、试手劲99、玩人模.100、搭花腿。

  附2:《从过去走向未来——传统游戏一百例序》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的喜爱,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受到启示,得到教育,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伸展肢体,得到成长。这是人性的,也是科学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我信仰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我拿趣味做根柢。我们不能说,这就是教育的全部,但足以说明,趣味是学习的重要前提。中国有着漫长的农耕史,劳动人民在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愉悦身心的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如荷兰文化史学者胡伊青加指出的:“在整个文化进程中都活跃着某种游戏因素,这种游戏因素产生了社会生活的很多重要形式。游戏竞赛的精神,作为一种社交冲动,比文化本身还要古老,并且像一种真正的酵母,贯注到生活的所有方面。”〔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游戏及其内含的诸多因素不但衍生了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而且孕育了文化、文明生长的土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化生活的普及,物质生活的丰富,刷新了原有的环境结构,从前的蓝天绿地变成了现在的网络世界;从前的田园谷场变成了现在的特长补习班;从前乡间小路上那些不起眼的沟沟坎坎变成了现在儿童游乐场、亲子乐园;从前古朴稚拙的草木秸秆玩具变成了现在的颜色鲜艳、造型复杂、声光电一体化的塑料、金属玩具或层出不穷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总之,乡土味的、带有原生态色彩的、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传统游戏渐行渐远,甚至淡出孩子们的世界。而吕乃华编著的《传统游戏100例》恰好在挖掘传承整理的前提下,完成了当今与传统的链接。

  吕乃华的100例传统游戏,如粘知了、藏迷儿、老鹰捉小鸡、踢毽、掏绳、砸杏核、推铁环、纸飞机、跳皮筋、跳跳虎、推小车等,每一例都图文并茂,其规则、玩法介绍,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匠心独具,处处彰显着传统游戏文化的独特魅力。细细读来,主要具有五方面的特点。一是源于民间,内容和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二是多为或不用任何器具,或所用器具可信手拈来,或需要制作,但简单易制,来自大自然,且可多次使用。三是场地简便易找,庭院、门洞、场院、街头、地头都可进行。四是不受时间限制,可因时而宜。有的项目不受季节和时间限制;有的适合白天玩,有的适合晚上玩;有的适合夏季进行,有的适合冬季进行。这样,一年四季,白天、晚上都有项目可玩。五是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寓教于乐,极富童真童趣。尤其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的特点,更是现在流行的电子游戏等无可比拟和取代的。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化自觉性和历史责任感,也符合国家提倡的工匠精神。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立足青少年的思想实际,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走向、新动态,让传统教育现代化,现代教育多元化,多元教育趣味化,是我们一直以来在探究的课题。该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寻求传统游戏的价值,让消失了的传统游戏重回到人们的视野。在现代游戏风行的情况下,让传统游戏继续担当儿童认识世界、启迪智慧的重任,使之成为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认同感的有效形式。从这个角度说,《传统游戏100例》是一本难得的通俗的科普教材。

  诚然,传统游戏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一些具有搏击性的游戏如挺拐、带有进攻性的玩具如火柴枪等。抢救、恢复传统游戏,同时“加上”时尚元素,使之与时俱进,更富特色和趣味,让孩子们在领略传统游戏丰富多彩的同时,爱上传统游戏,玩出兴趣,玩出快乐、健康和智慧。这是经典传统游戏的力量,也是本书的初衷和追求。

  从过去走向未来。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愿孩子们的幸福童年在这里开启,让传统游戏同孩子们一起走向未来,这是我们对青少年和儿童成长过程的一种美好期待,也是我们探索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将拉长孩子们的成长经历,拓宽孩子们的成长界面,丰富孩子们的成长感受。

  是为序。陈旭霞: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研究,有《元曲与民俗》《阅微草堂笔记鉴赏辞典》《河北民俗通览》《民间信仰》等多部专著出版,曾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等社科基金多项,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天津日报》《河北学刊》《北京党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附3:2018年7月28日衡水晚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丢沙包、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那些经典的传统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游戏产生于民间牵系着乡愁。其中许多类型的游戏还是儿童“外练手眼身法步,内修精神气力功”的很好载体。民间传统游戏因地域差异有的玩儿法基本一样叫法却不同。但这些游戏以其特有的诱人情感和魅力为孩子们营造的童趣和氛围至今萦绕在中老年人心间不能忘怀。从今天起我们将连续刊登由原衡水民俗文化协会主席吕乃华整理创作的《童年游戏一百例》以飨读者。

  2023年5月21日,“纪念孙来奎先生诞辰101周年暨西河大鼓表演艺术研讨会”在正定举办,辛向党、吕乃华代表家乡父老前来参会见证祝贺冀州人期盼的文化盛会并做精彩发言。他乡遇故知,既是战友又是同乡、还是志趣相投的作协会员。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与著名作家吕乃华缘聚古城正定,一见如故互赠书刊

  2021年10月6日,“民俗画漫画家刘现辉文化现象研讨会”在石举办。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和研究员李文明向民俗画家刘现辉和“文坛当家的女人”周喜俊主席、河北漫画家主席冯火、石家庄诗词学会秘书长、乡愁散文作家于礼谦赠送《西河神韵服务文化》《中国共产党颂》专刊。国家一级编剧、省作协省文联副主席《当家的女人》等影视剧作者周喜俊以《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土文化的繁荣》为题做了精彩点评

  2023年6月4日,“宋荣琴《正定歌谣》作品暨歌谣文化研讨会”在正定承园成功举办。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研究员、中国服务文化网总服务师陈步峰教授主持会议并做精彩点评,同时向宋荣琴和承园赠送了服务文化专著《快乐服务的心灵智慧》《服务文化决胜未来》和杂志《西河神韵服务文化》《年画文化乡村振兴》《杂技英豪民艺重生》《服务文化20年》及《李文明创作长诗毛泽东颂座谈会纪实》等。

  《正定歌谣》作者宋荣琴阅读此文后发来歌谣《今昔童趣》

  《今昔童趣》文/宋荣琴

  过去学龄子,时间有空余。学娱相结合,饭后街上聚。

  时而捉迷藏,时而做游戏。比赛推铁环,一起猜谜语。

  传阅小人书,通俗长知识。歌谣伴游戏,协调肢和语。

  父母忙工作,上学自己去。三夏大忙时,还要去下地。

  大人忙收种,孩子把麦拾。结伴打猪草,相约玩胶泥。

  你捏一小兔,他捏一小鸡。动手又动脑,启智增友谊。

  玩具自己做,快乐又有趣。跑跳强身体,愉悦抗压力。

  家家都放养,不乏出桃李。如今你再看,普遍娇生子。

  在校学正课,下学去补习。各种课外班,都把时间挤。

  偶暇窝家看,电视和手机。都成电子控,大多眼近视。

  你要不让看,他还挺生气。心理承受差,批评更别提。

  管严就叛逆,出走闹脾气。四肢挺发达,个大肋肢稀。

  空养一身膘,走路都喘吁。肩膀不能扛,手也不能提。

  情绪多麻木,思想还空虚。今昔作对比,常把旧时忆。

  虽然今富有,可惜少童趣。希望教育部,多把现况议,

  内外需整治,双减要落实。童年很短暂,适当留空余。

  身心都健康,才是硬道理。待到多年后,闲来忆童趣。

  年代有差别,童趣各有异。

  附4:冀州农民陈步峰发表的乡愁文化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