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诗人王俭庭,这些年来一直“奔突歌号于太行山麓”,在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井陉土地上行吟唱游。进入九十年代,他又放笔于散文和报告文学,抒写对这块神奇土地的情怀与祈望,展示诸多热血山民的心路与壮行。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结集为《不屈的土地》,呈祭于莽苍山川,奉献给乡亲父老。
(2021年9月11日,中国服务文化网与河北省决策咨询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组织策划了赵佗文化研讨会,83岁的刘绍本教授做重点发言)
诗人王俭庭,这些年来一直“奔突歌号于太行山麓”,在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井陉土地上行吟唱游。进入九十年代,他又放笔于散文和报告文学,抒写对这块神奇土地的情怀与祈望,展示诸多热血山民的心路与壮行。在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结集为《不屈的土地》,呈祭于莽苍山川,奉献给乡亲父老。
大约是三十年前吧,我从石家庄西出,到过井陉山区,那里峰峦叠嶂,深壑纵横,自古便是“天下九塞,太行八胫”之一。春秋时属鲜虞国和晋国,战国时属中山国和赵国,西汉时置设井陉县。《太平寰字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述征记》载,井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县名即源于此。它是华北平原至秦晋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著名的古战场。到了本世纪上半叶,即1938年至1949年,井陉先后分属晋察冀边区冀西、冀晋、北岳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百团大战的炮火在此遍燃。新中国成立后,井陉划入石家庄专区,1984 年初改属石家庄市。
在井陉,祖先留给后人的生存条件并不宽裕,全境处子太行山南段山地丘陵区,耕地不足五分之一,土壤以褐土为主;河流属海河流域子牙河系,境内绝大多数河床季节性有水,近30 年来发生于旱岁月占77%,最长旱灾曾连续8年之久。我与王俭庭相识,就是在井陉绵右渠的水利工地上,他在不屈不挠的建设新天地的奋争中,成为热情的歌者。如果把那时的诗作喻成序曲的话,那么当今的这些纪实文字该是属于华彩乐段了吧!现今市面上的一些报告文学作品,声誉不佳。除了大而无当的“全景扫描”和“浑体写真”外,就是曲笔逢迎的现实景致,制作出来的文字如同被“买断”的嫁娘,难说有什么忠贞与衷情。而王俭庭叙写家乡不屈的土地,叙写土地上的辛勤劳作和博大情怀是用笔,同时也用心,献出了自己的真诚。这个山区旱地,养育着三十几万人口,石硬水缺,环境艰难,多少年来总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乡亲们为水而斗争,为富而斗争,不甘屈服,抗争命运。作为这种抗争的记录者和呐喊者,王俭庭一起放歌,一起痛哭,喜悲与共,才落成了作品集中的文字。说得直白些,报告文学的篇章也就是整个奋争和全部呼唤的组成部分,哪能容得矫饰和糊弄。为了获取切实的生活资料,井陉山地上的300多个村庄竟有200多个留有作者沉重的足印,为了推出那幅“坚硬的风景”,作者一个月里三次赶到上安水泥厂,与农民企业家和刚放下锄把子的办厂工人,促膝联手,心地交融,共同畅诵起“会飞的黄土地”。
王俭庭在耕耘着这片《不屈的土地》时,还有个鲜明的写作特色,就是没有就事说事、平铺直叙地摆列事端,而是激情满腔地“搀和”到其内,努力开掘着人物的心灵世界与事件的思想蕴含。比如记写井陉人民遭遇 1996 年夏季洪灾的备忘录:几十年的心血成果,十几年的“强县富民”工程,老少几代人的奋斗,顷刻付之东流,毁于一旦;然而文中着力表现从滔滔洪水中挺立起来的竟是大山般的倔强精神,不屈的土地依然骄傲地站立着。再如那篇写人民灌渠的文章,命题标为锋锋有声的《铺展在大地上的“人”字》,因为水即是人,人即是水,水流就是血流;水是流动的生命,流动的爱。至于描述人物的,如写地都村干部段贵的篇章,标题便是《魂系山民》,开头就记载着像山里的石头一样朴实和坚硬的“段贵语录”,“没有为大伙着想的思想,没法干。明白了这一点,就把当官的诀窍全弄通了。”这样,深入内心,和灵魂打交进,还有不令人物神情毕现的道理。
览读散文报告文学集《不屈的土地》时时还对王俭庭的诗人笔调有印象。以诗为文,增添了纪实文墨的丰韵。这不仅在开怀抒写名胜佳迹的散文中尽显灵秀之气。《直面苍若》《雄关吉道》《龙岩寺》《无限风光在险锋》,篇篇诗情画意!而且就在力求真物展现的报告文学中,那些凝练而注情的挡绘,也成为文中的神来之笔:“源于娘子关瀑布的绵河,由晋入冀、湍急东流、导称“天下第一净水”。然而,省几何讨,失去了他那涛涛奔流的气概和神韵。由于水低地高,不能灌溉,只能在山谷河堆里喘息呻吟."(《为了大地的丰收一井陉县水利建议纪实》“几番风雨骤,几度夕阳红,几经苦斗与挣扎,他领略了真正的人生——(《几度夕阳红一记井陉磷肥厂厂长杨增芳》)“井陉的大山认识他,井陉的土地认识他,井陉的河流认识他,不信,请沿着崎岖的山陉去寻访....”(在这片热上——记井陉县副县长高级畜牧师刘庆麟》),这些浓墨重彩的语句,传神写照,寓情深远,韵味悠长。
不屈的土地上,奋争之花盛开,也就是在这块不屈的土地上,一簇文学之树长大,经过日辉月华、风霜雨露,枝桠上结实挂果了。远近乡亲挚友,弟兄姐妹,这正是奉献给奋争之人的,请收获!
一九九九年秋河北师范大学(序言作者刘绍本,河北师大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
附:刘绍本先生作序书评一览表